【解說】作為產漆、用漆大國,中國古代漆器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。中國漆畫在漆器工藝中脫胎而出,融合了中國畫、油畫、版畫和雕塑等,成為一個既古老又新興的畫種,漆畫以天然大漆(注:從漆樹上采割的一種乳白色純天然液體涂料,與空氣接觸后顏色變深)為主要材料,配以金、銀、鉛、錫、蛋殼、貝殼、石片、木片等制作而成。姚小乾從事大漆研究多年,他表示,隨著工業化的發展,國內的大漆技術日漸式微。近年來,傳統文化的回歸漸成潮流,不少中國人開始重新審視自身文化的價值,漆藝走進更多民眾的視野。
【同期】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 姚小乾
中國(傳統文化)有兩樣(好東西),一個就是宣紙的白,然后大漆的黑。它(大漆在中國)歷史的傳承脈絡一直沒有斷,它只是說小眾也好,還是(沒有)普及也好,脈絡一直在延續。日本漆歷史它的文化賦值、文化的一個附加性,遠遠要低于我們國內。
【解說】2008年大學畢業后,25歲的姚小乾開始跟隨被稱為“中國漆畫之父”的喬十光專注于漆畫研究。恰逢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請喬老師把他的油畫“翻譯”成漆畫,姚小乾也參與其中,這讓他對傳統漆藝到現代繪畫語言的轉化有了初步了解。
【同期】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 姚小乾
我認為漆藝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確定性。就是說我們在從事這么多年創作當中,我們做一張畫之前,我們就預想了很多。要呈現綜合效果的時候,我們是要用紗紙,然后加水給它打磨掉,這時候就是要呈現的效果,就完全是在自然而然中呈現的,不好控制。
【解說】每一幅漆畫都需要精雕細琢,運用漆畫特有的制作手法鑲嵌、磨顯,再用色漆繪制,都是“慢時光”藝術。金、銀、鉛、錫,以及蛋殼、貝殼等材料的運用,都會使漆畫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。
【同期】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 姚小乾
漆畫這個材料的包容性很強,我們能做在漆畫和漆藝當中,它(可以運用)的材料很多。漆沒有白色,蛋殼顏色正好是很白,而且它是鈣化物,它保存時間又很長,它在壓片的過程中有天然的龜裂紋,有很好的肌理呈現,所以蛋殼是漆畫里面不可或缺的一個材質。
【解說】姚小乾的漆畫大多以現實生活為題材進行創作,他更多地把漆畫當成一種藝術語言,來記錄日常所見。為了傳播發揚大漆文化,除了研究外,姚小乾與一些高校合作開設漆畫專業,成立漆藝作坊等。
【同期】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 姚小乾
漆畫畫種出現是在(20世紀)30年代的時候,在(20世紀)80年代獨立畫種上參加全國展覽。這幾年其實有很明顯一個區別,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畫種,它在全國展覽當中的這種金獎、銀獎這種比例也在增加,比重也在增加,希望漆藝能帶來一個二次復興,因為畢竟它原來在以前古時候有過一次輝煌,希望通過我們這一代人,或者更多的人努力,讓漆藝帶來另一次的輝煌。
邢璐 趙丹媚河北石家莊報道
責任編輯:【何三禮】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
總機:86-10-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99788000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
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 2022 chinanews.com.
All Rights Reserved